吴鲁加
AI聊一聊,思路更开阔
1 week 3 days ago
你以为 AI 在帮你节约时间,真实情况是
在 AI 加持下的算法,让你越发沉迷于短视频、游戏、信息流里不可自拔
默认情况下,AI 用更冗长的语言,给了你更多信息,但是信息真伪、质量鉴别还需要你自己来
默认情况下,AI 帮你生成的代码会让你很快抵达 WoW 的高潮,但那些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能堪忧
你以为必须紧跟时代学习各种新产品新名词,真实情况是
你最好知道自己要用 AI 干什么——绝大多数人不知道 AI 能解决自己的什么问题,对着一个对话框,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你最好先能深度使用好一款产品,至少让它提供的价值远超你的时间和金钱投入,而不是每个东西浅尝辄止
你以为只用 AI 就能解决问题,真实情况是
世界上还有大量的领域无需 AI 没办法很好地解决问题
世界上还有大量的工具可以使用——AI 只是工具的一种,可能是最先进的,可能 AI 已经可以使用工具了,但你最好也还会使用多种工具
你以为 AI 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真实情况是
你不知道答案的真伪
你有可能没有仔细看过 AI 提供的内容——虽然每个 Deep Research 看上去都那么专业
你大概率还没有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做出有效的决策
尤其是:AI 回答了你的问题,但你拿到结果了吗?
你以为有了 AI,写作、英语、编程就不重要了,真实情况是
写作能力和英语能力以及编程能力可能更重要了——你必须把这些技能内化
否则,它替你思考,你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我们以为自己比 AI 聪明,我猜情况可能是
AI 比我们聪明。
我们不是要善用 AI,而可能是要善于向 AI 借力——配合 AI
最好假设 AI 还会进步,来到自己的行业,它需要什么?我们做好准备
8 月阅读
1 week 6 days ago
- 杰克韦尔奇自传
- Working: Researching, Interviewing, Writing
- 一桶高能量
- The Talented Mr. Ripley
- 组织行为学
- 长安日记
推荐的书:
- 20250802 看完《杰克韦尔奇自传》,挺平实的,但想学真挺难
- 20250805 看完 Working: Researching, Interviewing, Writing,惊诧于他的“慢”,也记下了他记住的 Trun Every Page
一份内容基于不同提示词做分发(一鱼多吃)的小工具
2 weeks ago
我最近打算开始经营小红书了(嗯,真的,打算日更,你可以来监督我,账号是 wulujia),然后就感受到了问题
花更少时间,做成更多事
2 weeks 6 days ago
前些天有次和同事讨论,话题里涉及到时间管理。或许这是个值得每个人都想想的话题。
产品的默认设置,就体现价值观
3 weeks 6 days ago
这里拿携程举例子。之前就有朋友在携程买票,结果“被贷款”,我作为所谓的携程 V7 黑钻用户老用户,知道在携程买票必然是步步惊心的,自以为足够小心了。结果上个月买火车票时,还是中了招。
图一我一看就知道不能点第一个链接,便宜肯定是骗人(仔细看,就能看见 +36 元),所以我直接点了第二个链接——确实怪我,没看见要 +25 元。
图二里是有明细的,但我确实平时不怎么细看,直接付款了。
后来机缘巧合,在大概十分钟后发现中招,有些不痛快,就退票退款了,退的时候告诉我,铁路局收了一些退票费不能退,如图三——我忍了。
过了一会,我突然觉得不对,算了一下账,原来携程收我的所谓“优享预定”也是不退的——每张票收 25 元的优享预定,究竟是什么呢——我看了看,是图四,原谅我没看出它的价值来。
于是我打了电话到携程投诉,客服很客气地表示退款,把铁路局的也退了,还表示要送我 100 元现金券。我拒绝了,表示我可能会写一写这个例子。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其实能理解这种设计。我甚至理解,哪怕梁建章提要求,也未必改得掉这个问题,毕竟背后有太多利益,都是净利润,不能轻易因为投诉就放弃。
只是,这确实就是我标题写的:产品的默认设置,就体现价值观。
我们做的产品也一样,希望真的能客户第一(真的很难)。
精简打卡项
1 month ago
早上起来,把敲敲打卡里的项目做了清理,暂停了我已经养成的习惯(比如运动、阅读、向 AI 提问,这已经是肌肉记忆了,不做不舒服),也暂停了我没那么在意的习惯(比如微笑、提肛等)。
简化之后,剩下的是图一:
1. 任意俯卧撑、深蹲、引体向上:运动我更喜欢跑步、游泳,肌肉练得少,还是得盯着。
2. 英语对话或阅读 25 分钟:不写下来,很容易偷懒。
3. 静坐十分钟:试着让自己更平静,平静有平静的力量。
4. 夸奖一个人:准确、真诚的欣赏和夸奖,利人利己。
5. 写作 1000 字:之前是写作 25 分钟,经常枯坐 25 分钟就算数了,还是要有点压力。
6. 药不能停:得靠这个打卡来记录是不是每天吃药了——别有时候忘了吃,有时候一天吃两回。
在敲敲打卡的第三个 Tab——图二是“搭子”,是个我们的小设想,规则是:
1. 搭子(相互关注的好友)之间可以相互偷鱼。
2. 打卡即防御——今天打了卡,搭子就偷不了你的与了。
不知道会不会有点意思,大伙儿可以帮忙试试。
图三、图四 是其中两个打卡——英语和夸人,如果你感兴趣,欢迎一起。毕竟一群人走得远。
适合电商场景的虚拟人试穿试用视频工具
1 month ago
做营销视频常见的两件难事:耗时长和出效果难。Topview.ai 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把产品图片丢进去,可用的产品展示短视频就出来了。
推荐同事的小小画册
1 month ago
同事刘容出了本她自己的书,书名《一桶高能量》,她送了我一本,看完后想说几句话。
笨办法
1 month 1 week ago
这两天在看 Robert A. Caro 的 Working,也找了纪录片 Turn Every Page 打算这两天闲暇时看。
惊诧于他的慢,The Power Broker: Robert Moses and the Fall of New York 写了 7 年,而 Lyndon Johnson 的一套传记,从 1976 年写到 2025 年(仍在撰写第五卷),累计已经写了 49 年。
NPR 2024 年采访描述他办公桌上摆着一台金属蓝的 Electra 210,纽约客还提到过手头“只剩十台”备用机——因为直到 2025 年,Caro 仍主要用 Smith-Corona Electra 210 打字机写作:
他先用长稿纸手写几稿,再把文字敲到打字机上反复修改;他刻意避免电脑带来的“过快”,认为慢速更能逼自己把句子和结构想透。
我也打算咬咬牙把这套书看一遍了。顺便建议你加入这个读书打卡——一次打卡,敲敲打卡配捐 1 元到腾讯公益。
# 创业笔记 855:推荐 Free Solo
1 month 1 week ago
# 创业笔记 855:推荐 Free Solo
这两天在动车和跑步机上,断断续续又看了一遍 Free Solo,片子的节奏和内容我很熟悉了,最后让我想写几个字的是片尾的两件事。
1. 徒手攀岩结束后,大家的喜悦毋庸置疑。伙伴问 Alex,接下来你打算干什么时,Alex 回答,或许是 Hang board……也就是,继续单调地练习
2. 说起是否会挑战更大更难的目标时,他只是简简单单地说 Maybe, I don‘t know。没必要有那么多预设。
给我的感触是:首先是热爱,持续练习,不用有高的预设。
好滴,我也可以做我的“Hang board”,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星球创业笔记
思考小而美
1 month 3 weeks ago
脑子里在盘旋着“小而美”的一些问题,于是提了些问题,感觉脑子清晰一点了。
我们在找能全球化运营软件产品的人
1 month 3 weeks ago
我们是谁我们是一家 50 多人的小公司,总部在深圳。团队氛围不错。同事们大多在运营着一款十岁的产品“知识星球”。
食品成分查询工具推荐
1 month 3 weeks ago
不管什么原因(我自己和朋友们的例子,有体重管理、孕期或者有诸如痛风、高血压之类的病痛),你如果在意饮食健康,会看看食品成分表——但又经常看不懂,那这款名为“成分查查”的小工具应该适合你。
支持多国语言食品成分查询,好处是能把复杂的配料表简单地呈现出来。
改变,从看见开始。看见食品的成分,才有机会改变健康状态。
成分查查是好朋友的作品,多语言版本也陆续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应用商店上架,目前已经支持英文和中文的切换,后续计划支持更多的语言。中文版搜索成分查查,英文版搜索 Nutristant 即可。
如果觉得好用,不妨内购支持。
对这款产品,你有什么期待或是要求,欢迎留言,我会转达。
每天读一页书,就能给山区孩子送一本书
1 month 3 weeks ago
这是敲敲打卡的一个公益项目:「一起打卡一起捐」。
初心简单——希望你坚持打卡,「敲敲成为更好的自己」,也顺便帮到别人。
让自己快乐的同时,也给世界带去一份滋养。
每月我们都会做一次捐赠公示,这已经是我们和敲友一起坚持的第四个月。(项目缘起可以看这篇 Do Good Have Fun)
「一起打卡一起捐」的活动会持续到今年最后一天。
非常期待你能一起加入!
参加方式:
1. 扫码加入你感兴趣的打卡小组
2. 应用商店搜索「敲敲打卡」App,下载完成后你就在打卡小组里了。
从“戳一下”到“偷鱼”
1 month 3 weeks ago
产品的持续迭代挺好玩
不为清单
1 month 4 weeks ago
前几天看《大道:段永平投资问答录》里,段永平多次建议,要有个不为清单。我认真想了,试着写一个。
静坐
2 months ago
好朋友建议我试试静坐。其实我此前试过不止一次——毕竟好奇心重,气功、冥想、正念、禅定……这些名词和背后有点神秘的东西,有点想体验。
李继刚老师之前在即刻发了一条“知识星球是时间的朋友”
2 months 2 weeks ago
李继刚老师之前在即刻发了一条“知识星球是时间的朋友”,并告诉我他的感受:
- 知识星球的结构,就是沉淀,越陈越香。
- 现在有了 AI,配合积累的文字,有机会发挥。
他把写过的 Prompt 都沉淀到一个星球里了。
知识星球后续会更快地实验知识库的能力,争取让沉淀出效果。
十年十二问:2025
2 months 2 weeks ago
每十年做个回顾,还挺好的,今年第一次
Checked
2 hours 14 minutes ago
创业者。创业产品知识星球。喜欢阅读、产品、拍摄、写作。
(wechat feed made by @ttttmr https://wechat2rss.xlab.app)
吴鲁加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