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的四名研究人员在预印本平台 arXiv 上发表论文称,AI 大模型能复制自己。研究人员利用了 Meta 的 Llama31-70B-Instruct 和阿里巴巴的 Qwen2.5-72B-Instruct,探索了两种情景:避免关闭(shutdown avoidance)和复制链(chain of replication),赋予大模型工具、系统提示和一个思维模型,允许大模型与系统进行交互,然后要求大模型进行自我克隆。研究人员称,大多数情况下,AI 系统首先探索环境,尝试理解其组成和运行机制。它接着制定出程序作为实现自我复制的初步计划。它最后执行程序,解决可能的障碍,动态调整其计划直至成功。整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不需要人工干预。当 AI 试图解决文件丢失或软件冲突等问题时,通常会终止冲突进程,重启系统以修复硬件错误或自动扫描系统以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研究人员称,结果表明目前的 AI 系统已表现出自我复制的能力,可以利用该能力进一步增强其生存能力。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被称为 Torque Clustering 的新 AI 算法,它比目前的方法更接近自然智能。它极大地改善了 AI 系统在没有人类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学习和发现数据模式的方式。目前几乎所有的 AI 技术都依赖于监督学习,这种训练方法需要人类使用预定义的类别或值对大量数据进行标记,这样 AI 可以做出预测并看到关系。Torque Clustering 算法优于传统的无监督学习方法,提供了潜在的范式转换。它是完全自主的,无参数的,并且能够以卓越的计算效率处理大型数据集。它已经在 1000 个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了严格的测试,达到了97.7%的 AMI 得分。相比之下,其他最先进的方法只能达到 80% 的分数。
The Information 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正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和推出面向中国 iPhone 用户的 AI。苹果和阿里已将共同开发的 AI 功能提交给监管机构审批。知情人士透露,苹果自 2023 年起开始测试来自中国开发商的不同 AI 模型,一度选择了百度作为主要合作伙伴。然而由于百度在开发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模型方面的进展未达到苹果的标准,双方的合作被取消了。苹果近几个月开始考虑其他选项,评估了腾讯、阿里和字节跳动等开发的 AI 模型。苹果也测试了近来火爆的 AI 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 AI 模型,但由于 Deepseek 团队缺乏支持像苹果这样大客户所需的人力和经验,苹果最终选择放弃采用 Deepseek。
KDE 项目释出了 KDE Plasma 6.3,主要新特性包括:改进了 KWin 的分数缩放功能,提供了更好的桌面体验;KDE Night Light 的屏幕颜色更精确;KDE System Monitor 中的 CPU 利用率监视更精确 CPU 占用更少;当内核因系统内存不足而终止某个应用时 KDE 会显示通知;改进 Discover 应用,增加沙盒应用安全性;改进 KDE System Settings;等等。
Google Chrome 的一个开发版本被发现在 AI 设置中加入了一个选项“Automated password Change”——该功能被描述为当 Chrome 发现用户的某个密码被泄露后,会在用户登录相关网站时更改密码。Chrome 已经支持在检测到用户密码泄露时警告用户,新功能是该功能的升级,帮助用户更改密码并将新密码保存在密码管理器中。Google 称新功能是一大“AI 创新”,但该功能显然不需要 AI,只是借用 AI 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