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架构师常见面试题整理 RedTeam 1 month ago 基于多家头部互联网大厂安全架构师面试题的分析和整理,从技术实现、战略规划到组织协作三大维度,梳理安全架构师的核心能力要求及常见面试问题。
安全架构师常见面试题整理 RedTeam 1 month ago 基于多家头部互联网大厂安全架构师面试题的分析和整理,从技术实现、战略规划到组织协作三大维度,梳理安全架构师的核心能力要求及常见面试问题。
OpenAI 安全负责人深度解析:如何利用系统设计思维打造高效安全团队 RedTeam 1 month 1 week ago OpenAI 安全负责人结合十年实战经验,提出通过系统设计将安全需求融入开发全流程,利用标准化工具与 LLM 提高工作效率,构建既能保障安全又支持业务高速扩展的工程化团队。
数据驱动的终端漏洞治理 RedTeam 1 month 1 week ago Canva 通过整合多供应商工具、定义动态 SLA 框架及自动化更新流程,结合数据驱动的风险阈值管理与人工干预协同,实现规模化终端漏洞的高效修复,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最小化用户体验干扰。
CodeQL 企业级应用范式:GitHub 安全建设超大规模代码审计体系剖析 RedTeam 1 month 1 week ago GitHub 通过 CodeQL 实现大规模安全防护,结合自定义查询包、自动化变种分析与提示性告警,构建高效漏洞检测体系,为开发者提供企业级代码安全实践范本。
Linkedin 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赋能安全态势平台(SPP) RedTeam 1 month 1 week ago Linkedin 通过构建 AI 驱动的安全态势平台(SPP),将知识图谱与生成式 AI 深度融合,实现漏洞响应效率提升 150%、资产覆盖率增长 155%,为超十亿用户构建智能防御新范式。
[已开源]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自动化漏洞修复技术实践 RedTeam 1 month 1 week ago 本文介绍了如何基于 Patchwork 框架与大语言模型,构建可定制化的自动化代码漏洞修复工具,覆盖静态扫描、漏洞验证、智能补丁生成与代码兼容性检测的完整技术闭环。
[开源 Prompt] AI 增强的漏洞优先级排序 RedTeam 1 month 1 week ago Databricks 利用 LLM 针对第三方组件漏洞进行优先级排序,准确率达到了约85%,安全团队的人工分析的工作量减少了超过95%。
甲方安全何时需要自研安全产品?安全平台工程团队的价值与落地策略 RedTeam 1 month 1 week ago 安全平台工程团队通过构建默认安全的工具链与协作机制,将安全能力无缝融入企业安全建设核心流程中,在降低员工认知负担的同时,规模化解决商业安全产品无法解决的独特安全风险。
AI安全助手杀疯了!误报率直降40%! RedTeam 1 month 2 weeks ago 96%安全专家认可的AI安全神器!Semgrep Assistant让代码误报率直降40%。 Semgrep推出AI安全助手功能,通过智能降噪和自动分析记忆功能,帮助开发者减少40%重复性安全告警处理工作。
Meta 是如何做数据安全的:PAI 隐私意识基础设施 RedTeam 1 month 2 weeks ago Meta 通过隐私意识基础设施(PAI)中的政策区域(Policy Zones)技术,实现了大规模数据流的目的限制,确保用户数据仅用于明确允许的用途,从而有效保护用户隐私。
2024年CVE漏洞数量激增38%:2024年CVE漏洞数据全景分析 RedTeam 1 month 2 weeks ago 2024 年发布了 40009 个 CVE,比 2023 年(28818)增长 38%,开源项目与 WordPress 插件成漏洞重灾区。
Secure by Design:Google 安全架构如何重塑 Web 安全 RedTeam 1 month 2 weeks ago Google 每年平均收到的 XSS 漏洞报告不到一个,不是每个应用程序,而是所有应用程序加起来!
从 IAM 松散管理到零信任架构:Sendbird AWS 安全实战演进实录 RedTeam 1 month 3 weeks ago 本文总结了 Sendbird 从初创期到成熟阶段的 AWS 安全实践。
漏洞可达性分析:安全工程师的“手术刀”,精准切除90%无效漏洞 - 重构漏洞治理新范式 RedTeam 1 month 3 weeks ago 2023年全球新增漏洞数量突破40万大关,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个漏洞被武器化利用。
AI红队来袭!解密XBow如何用「黑客思维」重塑安全攻防 - XBow技术能力与行业影响分析 RedTeam 1 month 3 weeks ago XBow仅用28分钟就完成了人类团队40小时的工作量,甚至在某次实验中与拥有20年经验的渗透测试专家打成平手。